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近日,俄罗斯国营乌拉尔机械车辆厂(其实就是坦克厂)向俄罗斯中央军区驻车里雅宾斯克的近坦90师交付了首批8台BMPT“终结者”坦克支援战车,这也是俄军首次正式接装BMPT型战车。据估计,这批战车将在近坦90师接受一系列的训练与战术测试,编写维护、训练教材和使用规范等,待该师对该型新装备的潜能进行充分“摸底”、弄清楚该型装备到底应该怎么用后,俄军将开始批量列装“终结者”。

  “终结者”在2017年赴叙利亚进行实战检验,并参加了2018年莫斯科红场的“胜利日”

  那么,既然俄军目前已经开始列装“终结者”坦克支援战车了,该型战车在俄陆军中到底承担何种战术任务、具备怎样的战术性能、尤其是最重要的——我军是否需要装备这种火力极其猛烈的“坦克支援战车”,估计就是大多数读者最关心的话题了。

  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好了,“坦克支援战车”这种装备想定,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侵阿战争、逐渐成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两次车臣战争,这三场让苏军与俄军吃了大亏的局部战争有一个共同点:以坦克或步兵战车为前导的摩步分队,在复杂地形(山地峡谷、城市街巷等)处于行军纵队或作战展开状态下时,整个纵队的态势感知能力很差,战场控制与火力配系也不符合山地或巷战战斗的客观要求。

  比如,以苏军在阿富汗战场的许多战例来分析。苏军以履带式或轮式步兵战车为前导的行军纵队,在面对沿棱线甚至反斜面阵地设伏、居高临下实施伏击的阿富汗游击队时,光靠车载同步机枪或伴随的步兵火力,往往很难做到有效杀伤,同时由于坦克主炮的仰角问题,很多时候面对山顶上的阿富汗游击队,干着急却打不着;而车臣战争体现的问题更加严重,冲进格罗兹尼市区围廓的俄军摩托化纵队面对依托城市建筑构筑防御工事、建设了大量经过筑垒加固的反坦克/重机枪火力发射点的车臣叛军,很多情况下根本发现不了近距离开火的反坦克武器,发现后同样由于车载武器射角问题、发现了却很难打得到,只能凭借下车步兵手里的轻武器勉强开火压制。

  故而,在连续三场战争都栽到了同一个坑里之后,俄军终于下定决心要研发一种用来伴随坦克与步兵行动、能够跟得上坦克与步兵战车的冲击节奏、且自身具备相当强的火力与一定的防御能力的装甲作战车辆。

  而根据俄军的作战想定,这种车辆可以作为城市战中的摩托化步兵分队的“前导车”,在下车步兵与自身观瞄系统的态势感知能力下,利用车载机关炮、同步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等扫清行军或进攻路线上、尤其是位于高处的反坦克火力发射点,对突然出现的、无防护或轻防护的反坦克射手进行压制;

  同时,这种车辆也可以作为野战状态下的“强化版重型步兵战车”,用来与坦克实施协同冲击。并同样利用自身装备的机关炮、同步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等对敌方野战工事或无防护步兵实施压制歼灭。甚至还可以使用配备的车载反坦克导弹,客串一下反坦克战车的职能。就这样,在这种战术定位与战术要求之下,俄军最后拿出来的,就是咱们看到的BMPT“终结者”型坦克支援战车。

  而就BMPT型坦克支援战车的技术与战术性能来说,要让大伊万来说,这么一台“终结者”虽然挂着个“坦克支援战车”的名头,却怎么看都像是一台采用了坦克底盘、强化了车载火力、弱化了乘员搭载能力的重型步战。

  说BMPT型战车采用了坦克底盘不用说了,从这一项目一开始,下塔吉尔乌拉尔厂就沿用了当时非常成熟的T-72型主战坦克底盘,苏联解体后、BMPT项目暂时无以为继的时候,推出来到国际市场上骗银子的“外贸型”BMPT沿用的同样是T-72底盘,而俄军这回自己列装的BMPT据说采用了下塔吉尔的T-90M型主战坦克底盘;

  说BMPT“弱化了乘员搭载能力”,该车乘员据说一共有5人,包括车长和驾驶员各一人,主炮炮手一人,其它武器操纵手两人,所有乘员在作战环境下均保持在车上作战,没有下车作战的职能。全车没有另外搭载步兵的战斗舱室,也没有配备下车步兵(除非学习苏军的老传统坐在车顶上)。故而,说BMPT是搭载不了步兵的重型步战问题不大。

  虽然搭载不了步兵,但BMPT在全车最要害的动力、观瞄、武备系统上,依然算是做到了“最高配”:

  先说动力系统,BMPT的动力组估计与T-90M“悬崖”采用了同一套动力包,包括一台功率832Kw(1130hp)的V92S2F型柴油机加上带液压助力的行星齿轮变速箱,动力系统能勉强赶上当前主流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

  在观瞄与火控系统上,BMPT沿用了在老款T-72B型主战坦克升级上的做法,将“鹰眼-U”型车长综合周视镜摆在了炮塔后面,看起来样式十分突兀,但是该型周视镜带独立热成像通道,能够达到当前主流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此外,为配备的30毫米自动机关炮和4枚9M120“旋风”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提供制导的火控系统估计也沿用了T-90M“悬崖”采用的“松树-U”稳像式火控系统和1K13制导站,整体性能还不错。

  全车火力包括2门2A42型30毫米自动机关炮,该炮系苏BMP-2型步兵战车的车载炮,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炮闩回转闭锁。全炮整备质量115千克,射速两档可调,在打击地面目标时射速300发/分。在BMP-2型步战车上由弹箱供弹,备弹量500发,不知道BMPT战车备弹多少。此外在配用弹种上,2A42型30毫米炮配备有3UOF21型高爆燃烧弹、3UOR7型高爆曳光弹、3UBR10型曳光穿甲弹等,杀伤力还算不错;

  2门АГС-17型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是一种苏军常用的班排级支援火器,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一般可配备杀伤爆破榴弹,有效破片杀伤半径在10米左右,用于压制步兵、打击轻防护工事效果不错。2挺ПКТ型车载7.62毫米机枪,这是苏军步兵战车的常用武器没啥好说的;

  另外,在炮塔两侧还各安装有一部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可以装备9M120“旋风”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或者9M133“短号”反坦克导弹。前者一般是配备给米-24或苏-25T的机载远程反坦克导弹,后者则一般是配备给步兵班组的单兵反坦克导弹,不过二者的性能都很好,均具备打穿典型第三代主战坦克装甲的能力。总体评价,BMPT的车载观瞄、火控、火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么,既然俄军新鲜到手的BMPT型坦克支援战车的性能不错、火力也非常强大,中国陆军是否需要类似装备、是否需要同样搞个“坦克支援车”就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了。

  大伊万认为,起码从战术上来说,类似于BMPT这种装备,在山地、巷战中的确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战术作用。尤其是在单兵反坦克导弹堪称满大街都是、操作也越来越简便甚至可以“发射后不管”、对于典型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破甲威力也越来越大的当下,陆军似乎的确需要一种可以时刻伴随坦克冲击、在火力配系与防护性能上比步兵战车更为优异、具备更强的战场态势感知与大仰角射击/火力压制能力的重型装甲车辆。说白了,就是中国陆军也同样需要自己的BMPT型坦克支援战车。

  只不过,中国陆军需要的坦克支援战车,似乎整体性能应该比BMPT更加优越才是:以BMPT的性能来看,尽管在俄军的技术水平与储备上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在关键性的观瞄、火控系统上也尽量做了高配,甚至达到了与T-90M型主战坦克同样的水平,但大伊万依然觉得:远远不够。

  毕竟,以坦克的观瞄能力来说,想在巷战中及时发现步兵大小的目标肯定不够,这也是为什么坦克在巷战中必须要有伴随步兵的原因。BMPT虽然解决了坦克、步战车火力在巷战中对于部分位于特殊地形的火力发射点无能为力的问题,但在观瞄系统相比坦克没有根本性提高的情况下,依然要在一定程度上指望步兵来指示目标。

  否则,面对部分扛着反坦克火箭筒或者单兵反坦克导弹、跳出来打了就跑的对方单兵,BMPT最多只能确保“相互摧毁”,这对一型主打扫清低防护、无防护目标威胁的坦克支援车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

  同时,考虑到未来战场必然会出现的使用远程反坦克导弹、自杀式巡飞弹等形成的超视距反坦克能力,光靠在一辆坦克底盘上堆砌步兵战车火力,充其量能够应对视径接触距离内的反坦克火力威胁,而要应对远程火力威胁这就差远了。

  故而,大伊万认为,我军未来的坦克支援战车,一方面应该具备更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不仅要能与下车步兵保持沟通,更要有自己的侦察手段,及时对整个战术区域内的威胁有足够的感知。相应的,车载旋翼无人机、升降式光电侦察转塔等应当成为标配;另一方面,这种车辆应该具备更强的超视距攻击能力,甚至能够将正准备进入反坦克火力发射点、操作远程反坦克火器的敌方步兵在我方坦克、步兵的视径接触距离外歼灭,这似乎意味着坦克支援战车应该装备车载巡飞弹之类的武器。

  总之,大伊万相信,如果我军真的打算学习BMPT、同样研发自己的坦克支援战车,咱们的“终结者”的整体性能必然会超过俄军的BMPT一大截。


本文由:login_极悦娱乐·(中国区)官方直营平台提供